为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营造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,教育科学学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文化节为契机,从3月份以来组织开展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。
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。5月4日至17日,教科院在各个班级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。低年级同学们自由发言,谈论自己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,班主任和心理委员做总结发言,告诉大家正确的解决途径。大三年级同学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发表看法,班主任引导同学们正确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。
开展“观影辽心”心理电影展映活动。4月24日至5月8日,学院开展“观影辽心”心理电影展映活动。展映电影及短片有《包宝宝》、《Piper》(鹬)、《心灵捕手》等,观影后,各班同学分享影片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、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以及自己在影片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,让学生在观影中获取了更多的心理正能量。
举办“心沐阳光 青春绽放”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。3月份开始,教科院在各个班级动员学生积极组织团队参演心理剧,学院心理情景剧《躁?愈》凭借生动精彩的演绎,在全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上荣获校一等奖,被推选参加全国第六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。
开展心理调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。4月1日至29日,教科院各班陆续举办心理调适团体活动,如绘画心理为主题的,战胜疫情趣味减压为主题的,有萨提亚冥想为主题的,收到很好效果。
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活动。5月10日至17日,教科院开展了线上心理问卷调查活动。本次调查活动详细梳理了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,力图通过科学的测试检测出学生最真实的心理状况,从而为每一位同学建立完备的心理档案,为学院心理工作开展提供事实依据。
开展心理约谈辅导活动。4月15日至5月10日,教科院心理站组织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心理约谈辅导活动。各班级按寝室进行约谈,约谈主要包含开学后是否适应学校生活、有没有不适应问题、寝室关系人际交往处理得如何、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有无困难等,通过约谈,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动态,为后期更好地开展心理帮扶和分级干预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开展“丢掉坏情绪 分享好心情”活动。5月15日至22日,学院开展“丢掉坏情绪 分享好心情”活动,旨在为同学们提供调节自身情绪、正确认识自己的平台,促使同学们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接纳,拥有更好的压力应对策略,在分享情绪中释放压力,表达内心情感需求,感受互动的乐趣,关注自身心理健康,保持阳光的心理状态,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。
开展“情暖五月 寻觅快乐”心理寻宝活动。5月15日至22日,教科院开展“情暖五月 寻觅快乐”心理寻宝活动,活动旨在为同学们提供调节自身情绪、正确认识自己的平台,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接纳,拥有更好的压力应对策略,在趣味游戏中释放压力,表达内心情感需求,感受互动的乐趣,关注自身心理健康,保持阳光的心理状态。
通过“5·25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文化节系列活动的开展,引导了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,提高心理调适能力,教科院也将进一步利用各种阵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,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。(通讯员:王芸 审核:音坤)
终审人:庚丽娜